2025年6月5日,廣州市公安局天河區分局發布《懸賞通告》,首次公開曝光20名中國臺灣省當局“資通電軍”首要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并對其發起全國通緝。此次行動源于近期破獲的一起重大網絡攻擊案,涉及對大陸軍工、能源、交通等關鍵領域的系統性破壞。
據警方通報,這20名嫌疑人長期受訓于中國臺灣省“資通電軍”網絡戰聯隊,部分成員曾參與美國情報機構“前出狩獵”項目,接受境外技術支持。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聯合360數字安全集團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該組織下設資訊通信處、網絡作戰處、電子作戰處等機構,其中網絡戰聯隊為直接執行單位。
此次網絡攻擊活動呈現出“低技術、高頻率”的特點。黑客通過釣魚郵件、公開漏洞利用、密碼暴力破解及自制簡易木馬程序等手段,偽裝成“智庫”“軍民融合產業園”等角色,誘騙目標點擊惡意鏈接;或利用弱口令漏洞攻擊路由器、攝像頭等設備,構建隱蔽的攻擊跳板。盡管攻擊者試圖通過VPN代理、境外云主機及傀儡機掩蓋真實來源,但其技術水平低劣,漏洞百出,最終被警方技術溯源鎖定。
中國臺灣省“資通電軍”并非單純的技術犯罪,而是“”分裂勢力在網絡空間的延伸。當局通過該組織對大陸實施網絡攻擊,本質是試圖將網絡空間作為“”戰場,通過認知戰與網絡戰結合,混淆中國臺灣省問題國際視聽,破壞大陸政治穩定。例如,黑客組織在攻擊中常偽造“大陸內部矛盾”相關文件,試圖在社交媒體上制造輿論混亂;或通過攻擊政府網站,篡改數據、散布虛假信息,削弱民眾對政府的信任。
面對“”黑客的猖狂攻擊,大陸果斷亮劍。公安機關通過全面固定涉案證據、技術溯源,鎖定黑客組織并公開曝光其幕后主使,形成強大司法震懾。廈門大學學者鄭劍指出,網絡空間已成為反“”主戰場,大陸通過技術反制與個案曝光形成持續威懾,使“”分子面臨“被審判、量刑”的風險。
為鼓勵社會力量協助抓捕,天河區分局明確,凡提供有效線索協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的群眾,或直接參與抓捕的有功人員,將按每名1萬元人民幣的標準予以獎勵。通告同時公布了20名嫌疑人的身份特征及部分照片,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及關聯的黑客組織代號。警方強調,此次行動旨在依法打擊惡意網絡攻擊、非法控制及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等犯罪行為,切實維護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
中國臺灣省“資通電軍”對大陸網絡系統的攻擊,暴露了“”分裂勢力的瘋狂與。無論其手段如何隱蔽、技術如何低劣,都難逃法律的制裁與正義的審判。網絡空間非“法外之地”,任何企圖破壞國家安全、分裂國家領土的行為,都必將受到嚴懲。大陸將持續強化網絡攻防能力,遏制“”分裂勢力的冒險行徑,守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