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騰訊發布25Q2財報,得益于公司在AI領域持續投入,實現營收1845億(同比+15%)、經營盈利692億(同比+18%)。其中,增值服務業務914億(同比+16%)、營銷服務業務358億(同比+20%)、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業務555億(同比+10%)。
AI賦能游戲和廣告業務,驅動公司增值服務與營銷服務高速增長。游戲方面,公司應用AI工具加速游戲內容制作,基于AI技術推出更擬真的虛擬隊友和非玩家角色,采用AI驅動的營銷舉措以吸引新玩家提升參與度,促進了本土及國際游戲的受歡迎程度及收入增長。25Q2,本土和海外市場游戲收入分別為404、188億元,同比+17%、+35%。廣告方面,公司進一步加大AI在廣告創造、投放、推薦及效果分析中的應用,從而提升類廣告點擊率和轉化率、廣告主的投入回報,及推動了公司平臺的營銷服務收入。
8月29日,阿里發布CY25Q2財報,由于對AI+云、消費兩大戰略領域的投入持續收獲成效,核心業務收入增長保持強勁。在AI+云領域,阿里云收入加速增長至26%,達到333.98億元,創三年新高,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8個季度同比三位數增長。
阿里重申未來三年持續投入3800億元用于AI資本開支,為應對芯片供應鏈風險,建立全球AI芯片供應“后備方案”。CY25Q2,阿里在H20禁售影響下,capex386.76億元,同比+220%,創歷史新高,堅定基礎設施投入。據外媒報道,阿里開發了一款新的AI芯片,以填補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空白。知情人士稱,這款新芯片目前正在測試中,旨在服務于更廣泛的人工智能推理任務,而且與英偉達兼容。受制裁影響,新的芯片不再由臺積電代工,轉為由國內一家企業代工。
對于美國市場而言,硬件入口集中決定其應用市場高度統一,從而表現出硬件主導AI入口。根據Z Potentials,美國手機市場呈現三寡頭態勢,24年蘋果、三星、摩托羅拉三者份額分別為53%、23%、14%。軟件生態方面,Google統治北美安卓生態、IOS在分發體系平分天下,從而導致北美硬件主導軟件分發,也影響著AI入口來源。
而對于中國,手機硬件市場分散,互聯網大廠超級APP影響力大于硬件廠商,超級APP已深度塑性用戶習慣,從而使得國內互聯網大廠有望主導AI入口權。根據Questmobile2025Q2平均MAU數據,騰訊系微信為11億;阿里系淘寶、支付寶為9.7、9.3億;字節系抖音、今日頭條為9.0、3.9億。
建議關注:騰訊控股、阿里巴巴、網易、快手、小米集團、京東集團、騰訊音樂、金蝶國際、百度集團、商湯、金山云、金山軟件、嗶哩嗶哩、美圖公司、中國軟件國際、浪潮數字企業。
AI技術迭代不及預期風險、AI商業化路徑推進緩慢、原材料供應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