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市虹口區的全國首家期刊主題書店——大隱書局·和平公園刊茶社外部景觀。
近日,2025上海書展舉辦。在這期間,分會場虹口區以“書香虹口·悅讀生活”為主題,通過117場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閱讀活動,串聯起文旅商體展多元場景,為廣大市民、書友及國內外嘉賓呈現了一場全民閱讀與城市文化深度融合的盛宴;通過“閱讀+”模式賦能商業與旅游發展,彰顯了其作為“文化三地”(海派文化發祥地、先進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的獨特魅力。
“《荷馬史詩》所表現的生活,距離今天將近3000年;《詩經》各篇的創作,與我們相隔,也在3000年上下……”在中國作家孫颙《古典不古》的演講中,2025上海書展子活動——第十二屆上海國際文學周主論壇在虹口區拉開帷幕。
作為上海書展唯一的國際文學交流項目,上海國際文學周已連續6屆落地虹口。本屆主論壇以“流變與轉化中的古典”為主題,匯聚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在內的30余位中外作家、學者。
虹口這片文化沃土,一直是中外文明交融的重要窗口。這里曾是魯迅、茅盾等文學巨匠的聚集地,左翼作家聯盟在此開展活動,推動了中國新文學運動的蓬勃發展。同時,這里也見證了很多中外文化交流的亮眼切片,例如,羅素、蕭伯納等文化名人正是從虹口北外灘登陸中國。
為了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家們更直觀地了解虹口的歷史底蘊與現代風貌,虹口區特別在文學周開幕前設計了“文化半日游”活動。氣勢恢宏的外灘建筑群、剛勁挺拔的外白渡橋、莊重典雅的中國證券博物館……坐上觀光大巴,窗外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嘉賓們首先抵達的乍浦路歷史風貌街是電影《醬園弄》的拍攝地。現場,在電影里多次出現的白色電車靜靜停駐,旁邊是拱券型的勝利電影院。“這座近百年歷史的電影院經過翻新改造至今仍在營業,每天都有熱門電影上映,非常適合年輕人組團來觀看。”乍浦路歷史風貌街相關負責人說。
在隨后到達的以作家巴金命名的圖書館里,嘉賓們不僅欣賞到了巴金《家》《春》《秋》等經典作品的手稿,還通過歷史照片、書信、日記等實物,直觀接觸了巴金從青年時期到晚年的人生軌跡。來自瑞典的作家帕特里克·斯文松在參觀時不禁感嘆道:“圖書館通過1:1還原巴金書房,再現作家簡樸的生活,我對此深受感動。”
而在之后舉行的“詩歌之夜”活動上,詩歌游園會與沉浸式AI視頻體驗受到好評,體現了“古典的生成與更新是一條綿亙至今的燦爛星河”美好理念。嘉賓與市民、游客或流連于游園會回味經典詩歌篇章,或在交流中分享感悟,或在科技營造的唯美氛圍中感受經典跨越時空的力量,現場詩意盎然。
從國際視野的文學盛宴,到市井生活的書香浸潤,虹口的文化魅力正在以多維度綻放。2025上海書展虹口分會場暨第三屆上海虹口書會落地瑞虹天地太陽宮,推出“啡”常閱讀、“影”響閱讀、“購”享閱讀、“游”讀虹口四大計劃,構建跨界融合的閱讀生態。
中國圖書進出口上海有限公司是虹口書會主辦方。公司總經理吳堅向中國城市報記者介紹,作為落戶虹口的文化央企,主辦虹口書會是公司響應打造“書香虹口”號召的具體行動。“本屆書會通過40家展商與瑞虹天地太陽宮商戶間的聯動,以‘讀書新生活’為主線構建‘閱讀+’融合場景,依托太陽宮的大客流,配以知名作家馬伯庸的主題分享會、自然博物館‘恐龍主題科普閱讀’、‘雄獅少年電影原聲黑膠視聽’等特色活動,使不同年齡、愛好的市民都能在‘家門口’找到屬于自己的閱讀打開方式。”吳堅說。
在分享會現場,作家馬伯庸講述了小說《長安的荔枝》創作故事,他也建議年輕的作家不要總待在書齋里查文獻,可以多出去走走。“就像虹口這樣的地方,如果能將這里的大街小巷走透,自然會發現大量值得用進創作中的素材。”馬伯庸說。
據介紹,虹口書會以“閱讀+咖啡、影視、城市漫步”等各種場景構建,生動詮釋了“讀書新生活”理念,實現閱讀場景多元化升級、閱讀服務精準化投放、閱讀品牌影響力精彩呈現,使公共文化服務走進日常生活、融入城市肌理,散發濃濃煙火氣。
“虹口在文化建設上的潛力深不可測,這里的故事,永遠講不完。”作家馬伯庸點贊道。
在書香浸潤的市井生活為城市注入更多文化活力時,虹口區亦將目光投向了更具深遠意義的實踐——讓閱讀滋養青少年。比如,在2025上海書展期間,該區首發推出了面向青少年的人大制度主題實踐教材《探尋人大制度: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導引》。
虹口區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副主任李文青向中國城市報記者介紹,虹口是上海市首批“大思政課”建設重點實驗區,依托“文化三地”資源稟賦,著力培育“文化引領學校大思政課工作”的區域特色。《探尋人大制度: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導引》一書立足青少年認知特點,系統梳理人大制度發展脈絡,整合模擬雷火競技監督、調研等實踐案例,為青少年提供“可觸摸”的民主啟蒙教材。“為了讓同學們更深入了解人大制度,我們專門邀請骨干思政教師組建了寫作團隊。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中學人大制度教育越辦越好,同時借助上海書展的影響力,讓這本書能得到更多關注和支持。”李文青說。
參與該書編寫工作的華東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高級教師王元秋對中國城市報記者表示:“書中每個案例都源自學生模擬人大的真實經歷,我們反復打磨,確保理論性與實操性的統一。這本書不僅是學生的教科書,也為教師提供了全新的教學框架,讓我們更有底氣講好中國民主故事。”該學校高二學生趙伊陶分享感悟:“書本與實踐的結合,讓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條文變成可感知的現實,也使我們這些青少年能夠從知識接受者成長為民主實踐的參與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上海書展,虹口區6家特色書店入選實體書店分會場,展現各自風采。如全國首家期刊主題書店——大隱書局·和平公園刊茶社以閱讀為主線,將“和平八景”融入茶飲,讓讀者可以在書香氤氳、花團錦簇、波光水影中感受閱讀之趣和生活之味;1927·魯迅與內山紀念書局圍繞左翼文學、中日文化交流等主題,復刻魯迅與其日本摯友內山完造的文化友誼空間,吸引大量市民與游客慕名前來。
“在上海書展期間,虹口區推出的系列閱讀活動覆蓋全年齡段、多領域,為市民、游客帶來了多元體驗,我們真的感受到了‘書香滿虹口’的濃郁氛圍。希望接下來,虹口的日常閱讀文化活動越來越豐富。”上海市民李先生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煙臺汽車工程職業學院通報“兩名學生因個人矛盾發生沖突致一人身亡”: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廣州的廖一帆爸爸火了,因為他揭開了家委會的線世界杯客場球衣設計靈感源自黑豹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踢貓效應(一個人對親人暴躁,對外人和氣,意味著什么?“踢貓效應”告訴你答案)
英特爾CFO確認Arrow Lake Refresh即將到來 但與AMD仍存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