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競技近日,46名寧夏師生來到廈門大學參加了為期5天的“行見八閩”——閩寧協作山海情大思政課主題夏令營。值得一提的是,該夏令營已經舉辦了兩年,累計有近千名寧夏的中學生來廈大研學。
2024年8月,廈門大學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共同簽署閩寧協作“大思政課山海情”行動計劃合作協議,推進實施《全面推進“行見八閩”大思政課研學實踐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在實踐中推動“大思政課”融入閩寧協作。
廈門大學與寧夏高校以推動兩地高校深化全國重點馬院建設為紐帶,著力在教學改革、課程建設、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師生交流等方面提升共建合作水平,打造“閩寧協作”思政課育人范本。
廈門大學社會保障學科帶頭人牽頭與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等高校成立社會學學科大思政聯盟,開展《中國社會學》《社會保障學》《社會福利》等課程思政教學的運用。用好國家教育智慧平臺、廈門大學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庫平臺等,整合“大思政課”線上數字場館,打造“云端大課堂”。
同時,將課堂搬到紅色紀念館、科研實驗室、飛行器發射場、紅樹林保護區等,形成“紅色大課堂”“科技大課堂”“生態大課堂”,引導學生注重“行中學”“見中學”“做中學”,深化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厚植學生家國情懷。
廈門大學充分挖掘閩寧兩地獨特資源,結合對口支援、定點幫扶及縣中托管幫扶等工作,推動雙方大中小學師生扎實開展研學實踐,著力打造閩寧協作“行走的思政課堂”。
廈門大學每年舉辦“大思政課”主題夏令營,邀請寧夏師生來閩參加“追尋領袖足跡”系列主題研學實踐,牽頭組建“行見八閩”大思政課研學實踐圈試點建設協同中心,整合百余個實踐研學點,培育多條精品研學線路,構建校地大思政課研學實踐區域共同體,協同推進思政育人實踐提供了優質平臺。
今年4月,廈門大學師生代表還前往固原,親身體驗了“徒步百里祭英烈”思政課研學實踐,進一步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緊密結合。
雙方高校不斷增進教師交流互訪,著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隊伍整體水平。廈門大學持續選派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前往寧夏支教,并在“這條小魚在乎”獎助學公益項目的基礎上創新開展“小魚看世界”研學活動,深化“山海情”精神內涵。
此外,廈門大學還邀請兩院院士、學科帶頭人、航天英雄、大國工匠、時代楷模等走進“名師云講堂”,讓思政課更鮮活、更富魅力,切實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激發兩地師生愛國熱情和科學探索精神。
如今,這樣的優質資源通過“名師云講堂”等形式輻射到寧夏地區,讓寧夏的師生近距離聆聽大家之言,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兩年來,閩寧兩地協同育人實踐成效顯著。閩寧協作育人共同體不僅拓展了兩地大中小學學生的認知視野,厚植愛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感,更深化了高校間教研協同與資源共享,促使交流合作更加深入有效,并已初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跨區域實踐育人范式,為新時代“大思政課”建設提供了“閩寧范本”。
未來,閩寧兩地將繼續攜手推進閩寧協作“大思政課山海情”行動計劃,推動兩地研學實踐品牌深度融合、相互支撐,進一步豐富閩寧協作育人共同體的內涵與外延,打造更高能級的思政教育體系、更大格局的思政研學行動、更深層次的思政理論內涵,讓山海不再是地理分隔,而是協同育人的嶄新場域。(高和榮 馮歆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因暴雨3死4失聯的“北京山谷”項目,被曝邀xx書博主連費用都沒有,純置換
熱搜爆了!趙露思開啟直播,觀看人數超3000萬,其稱這些年有點積蓄,實在不行開個小面館
內蒙古美食博主曝光火鍋店陰陽菜單和缺斤少兩,事后稱收到威脅短信,當地市監部門已立案調查
Here we go!羅馬諾:孫興慜將加盟洛杉磯FC,轉會費超1500萬歐
449元!小米推出智能室外攝像機4 Pro三攝變焦版:三500萬像素、9倍變焦
華為 nova Flip 小折疊手機獲鴻蒙 HarmonyOS 5.1 版本升級
家中有初高中生的朋友們,不妨給孩子一個進步的機會。 #讀書 #丁立梅 #初高中生 #閱讀課 #寫作閱...